職業倦怠
你 對工作還依舊充滿熱情嗎,每天你是否依然欣喜走進辦公室,滿懷信心地面對你的工作。當工作的熱情隨著時間漸漸消逝在日復一日的事務中時,你是否感到了在職 場漩渦中的深陷和無奈。在這個漩渦中,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努力的工作得不到認可,自己辛勤勞苦卻被上司一句話給否定了,而心灰意冷;有些人事業上受挫,對工 作失去熱情,而漸漸頹廢。他們對工作提不起興趣,情緒低落,在工作時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于是就陷入了熱情降低——效率下降——回報 降低——進一步喪失熱情——效率繼續下降的惡性循環。當你覺得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況的時候就得考慮你是否進入了職業倦怠的怪圈。
一般來說當進入職業倦怠的時候主要有以下表現:
1、在工作中經常有挫折感
2、人際關系不融洽
3、刻意回避各種社交活動,有自閉傾向
4、周期性的激動、焦慮、恐懼、沮喪、甚至絕望
5、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小毛病不斷
6、對工作毫無熱情
7、通過抽煙、酗酒、追逐異性等方式來回避現實
8、感覺自己的工作毫無實質性意義,十分無聊
9、不知道將來會怎樣,得過且過
……
職業倦怠會降低工作效率,破換職場中的人際關系,進而影響職業發展,還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可能會發展成心理疾病。職業倦怠感會輻射,當一個場所有些人有了職業倦怠時,同事身上的倦怠感覺會引起周圍人的同感;職業倦怠蔓延而使工作地方成為令人討厭的地方,從而破壞整個工作環境的質量。從更大的層面上來說,職業倦怠與一些職業特性相關,容易發展成行業的“通病”,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
職業倦怠的影響這么大,那當我們就要了解它產生的原因和應對方式。
■目標缺失帶來的倦怠
煩躁壓抑、對工作內容厭倦、自信不足、沒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因環境缺乏變化而感到無聊。
這是最具確定性解決方案的職業倦怠類型,也是面向長遠目標努力的開始。心理學揭示的規律是:目標越清晰,動力越強。所以,進行職業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才可以激發出你的內在動力。
第一步,選擇那些了解你的朋友、家人,要好的同事,共同分析你的個性特點與職業特長,聽取他們給你的發展建議。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求助于職業咨詢師,借助職業測評工具來確定你個人的職業特質,做出明確的職業方向定位。
第二步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職業轉換。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爭取上司、企業領導的支持,尋求內部轉換機會。因為面對適合你的工作對象和內容時,你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投入,加上對行業和企業的理解,能夠更快上手,完全是雙贏的局面。如果沒有這樣的現實條件,跳槽就是你必然的選擇。
職業轉換意味著成本以及可能的心理落差,但對一個長期職業目標來說,越早投入,越早脫離倦怠,越具競爭力,越早有回報。
■ 組織不適帶來的倦怠
環境壓抑,孤立無援,遇事首先想到負面結果,患得患失、焦慮不安,畏縮拖延或者想干不敢干、不開心。
這是最具挑戰性的職業倦怠類型。組織環境是職業發展過程中的第一大外部因素,在你還不掌握資源、權力時,試圖去改造組織環境是徒勞而危險的。主動適應環境是個聰明的選擇,而直接的表現就是較高的職業成熟度。
第 一步,認知。職業成熟度包含:心態與視角、方法策略、主動性、原則的彈性、自我管理五個維度。具體方法是多閱讀“十大禁忌”、“六種修煉”等文章或書籍, 換位思考以找到自身認識的缺陷。與人交流,溝通請教也是形成客觀認知的有效方法,多數職業成熟度存在問題的人,都有人際被動、過于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性格 特點。
第二步,觀察組織環境中重大舉措,注意各級主管的動向,分析掌握動態,待機而動。這是培養環境敏感性的過程。嚴肅判斷當前的組織環境與你的價值觀的沖突,人際關系是組織環境沖突的具體表現,如果感覺沖突無法調和,就要盡快離開。
第三步,打開心扉,改變自己。與職業定位不同的是,強迫性地改變自己是解決組織不適所帶來的職業倦怠的良方。個人中心轉變為組織中心,自閉轉為開放,負面思維轉為正向心理,被動變主動,都有助于增加組織適應性。
改變自己之難與改變自己之利,早有公論。所以是“修煉”而不是修理,痛苦可想而知,但與被動產生的那種負面壓力相比,其感受與效果都是值得追求的。
■ 有志難酬帶來的倦怠
有能力有志向,卻因為潛規則而難以施展抱負,有勁沒處使。
這種倦怠屬于因對變化的渴求無法被滿足而產生的負面心理反應。針對變化渴求的最有效解決方案就是籌劃變化,由于往往針對已成功的高端人士,因成本較高、不確定性較強而頗具復雜程度。
第一步,盤點資源。無論新的選擇是什么,都有必要看清“口袋”里都有些什么,包括你的經驗、能力、外部人脈、行業資源、資金和內部人脈。一來為下一步的突破提供支持,二來算清可能的決策代價,進行風險評估。
第二步,找準落點。事實上,職場突破的方式無非三種:一是創業或空降至落差較大的組織,二是通過充電改換職業方向,三是進行工作創新。
復 雜決策帶來復雜變化的可能性,并伴以高機會成本。因此另外一種順勢而為的解決方案也是重要選擇之一。洞悉組織環境的發展規律,部分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忍 耐堅持,靜待天時。這種方法未必能及時解決當前的倦怠,但完全可以通過充電或增加生活內容,獲得緩解。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時間來反省和增加修養。
■ 壓力過大帶來的倦怠
疲憊不堪、易怒、厭煩工作、內心極度沖突、動搖抱怨、絕望。
屬于因心理逆反或過勞帶來的職業倦怠。解決方法就是想方設法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畢竟,職業壓力是生活中無法缺少的成分。
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來。家人、朋友、上司、同事,都是不錯的傾訴對象,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委屈和壓抑都說出來,也許會有很多人主動幫你呢。
換個角度來解釋,就是這樣:我忙碌,是因為我有擺平瑣碎事務的能力;我被別人求助,是因為我可以幫助他們;我的工作崗位雖然很普通,但是一樣可以貢獻價值、學到東西,因為這是我職業成長過程中必要的經驗積累階段,我的表現,也會被大家看到和認可。
適度休閑作為獎勵,為自己設立一套獨特的獎勵辦法。在實現一個階段的小目標之后,要給自己一點休閑生活作為小獎勵,比如聚餐、唱歌、郊游等,偷得浮生半日閑。
真心希望同仁能夠保持自己的“發條”,走出倦怠,以一顆愉快、感恩的心體會平凡生活,體會到幸福、閃光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