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精神現象,人們也許經歷過它,但不能解釋它。而婚姻關系則可能是人世間最復雜的關系,在婚姻關系中人性的復雜內涵得以豐富地展現。從古到今,這個神秘而復雜的領域吸引了眾多探究,但依舊眾說紛紜。那么,我們如何看待愛情和婚姻呢?
愛情是自己的事
雖然人們不能期望愛情什么時候發生,但仍不妨礙人們享受愛情。當愛情來臨時,人們會感受到情緒的激動、生理反應的喚醒、相處時間的短暫和分離時
的相思之苦,真實的愛情讓人魂牽夢繞。但愛情首先是個人的事情,即便愛著的人內心激情洶涌澎湃,被愛的人都可能無動于衷、毫無感覺。
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上說,愛上某個人,是一個人心靈分化和發展的重要過程,原本屬于內在心靈的某些能量被投射到外部世界的那個人身上,若外部的
這個人也中了丘比特之箭、并給予某些回應,那人們就有機會體會內在生命能量在兩個人互動之間所產生的種種愛或恨的感受,而且一般來說一個人與愛人相處的模
式可能會燃起早年依戀雙親的感覺,典型的例子是早年遭遇過分離的人在戀愛中容易沒有安全感,擔心被拋棄,有的人甚至不惜先一步拋棄或拒絕愛人來避免被拋棄
的痛苦結局。所以有的心理學家說“愛情的本質是親子關系”。
愛情之火燃起之時,即使沒有把愛人心中的火把點燃,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已經發生,它讓我們體驗到靈魂被激發、內心在洶涌的感覺,這樣意識之
光將有機會照亮內在的心靈。倘若一個人的自我覺知的強度不足以匹配愛情的力量,當他/她為所愛的人做出飛蛾撲火般的犧牲,那對其自我的影響恐怕是毀滅性
的。
從愛情到婚姻
如果說愛情是一顆種子的話,婚姻就像是這顆種子生根發芽后結出的果實。但果實不是種子,果實要比種子所蘊涵的內容要多?;橐龀藧矍檫@把原始的
火之外,還需要其他的保證,如經濟和物質基礎、社會關系與資源、雙方的品位和價值觀、人格的匹配、生活習慣的匹配、養育子女的觀點和能力等,只有當這些條
件滿足了家庭所期望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的需要時,婚姻才是平衡的,家庭才可能穩定。
所以說,幸福的婚姻建立在理性和成熟的基礎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戀愛經驗豐富的人,對男人和女人有更多經驗性的認識,更可能明了自己喜歡什
么、不喜歡什么;而戀愛經驗缺乏的人,尤其是在婚戀不自由的年代,盲目地進入婚姻,在這樣的情況中,婚姻不幸福、離婚或發生婚外情的可能性也更大。
推薦閱讀:
《婚姻的煩惱》,李子勛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人類的性存在》,[美]珍妮特·海德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撰寫人:杭州東方心理分析研究所咨詢師 黃衛華,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