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荷永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成立于1955年。當年的7月,榮格的學生們在為他慶祝80歲生日的時候,敦促他建立這樣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以便更加有效地促進分析心理學的國際性發展。
實際上,國際分析心理學的成立,確實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于心理分析家認證與授權上。在此之前,榮格心理分析家基本上是依靠榮格本人的信件作為資格證明的,有了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之后,也就有了專業組織的授權。比如,國際分析心理學會成立之后,便規定了一些相應的制度。凡是申請成為榮格心理分析家的候選人,必須要完成300個小時以上的個人心理分析,50個小時以上的專業實習指導,以及必須要有某種專業的碩士文憑等等。這對于分析心理學的職業化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8年,第一屆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在瑞士蘇黎世召開,大會論文由格爾哈德·阿德勒以《分析心理學的發展趨勢》為題目編輯出版。美國《時代周刊》為此發表了評論文章(1958年8月),并且刊登了榮格的封面照片。羅伯特·莫迪(Robert Moody)擔任了第一屆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主席。4年后,榮格已經去世,第二屆國際分析心理學大會仍然在瑞士召開,會議主題被確定為“原型”。弗蘭茨·里克林(Franz Riklin)繼莫迪之后成為主席。在這次第二屆國際分析心理學大會之后,確定了每三年舉行一次國際分析心理學大會的制度,一直延續至今。每次大會之后,都有論文集出版,成為分析心理學發展中的重要文獻。
約瑟夫·維爾懷特繼里克林之后成為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主席。在他之后,擔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主席的依次有:格爾哈德·阿德勒(Gerhard Adler,英國)、阿道夫·古根比歐(Adolf Guggenbuhl-Cgraig,瑞士)、漢尼斯·迪克曼(Hannes Dieckmann,德國)、湯姆·科茨(Thomas Kirsch,美國)、維雷娜·卡斯特(Verena Kast,瑞士)、魯格·肇嘉(Luigi Zoja,意大利)、默瑞·斯丹(Murray Stein,美國)。默瑞·斯丹是現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主席,任期到2005年。所有擔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主席的人,也都在某種程度上是當代國際上著名的心理分析家。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用六種語言(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開設了自己的專業網站(www.iaap.org)并且正在籌劃國際性的網絡訓練,試圖借助當今科技的發展,更好地發揮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的作用。
(摘自《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申荷永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第一版。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