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情感埋藏越深,則離其意識越遠,尋 找相應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的可能性就越低酬。然而,情感的困擾卻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如將其賦予可見的形式。繪畫作為情感表達的工具,能夠反映出人們內在的、潛意識層面的信息,是將潛意識的內容視覺化的過程。人們對繪畫的防御心理較低,不知不覺中就會把內心深層次的動機、情緒、焦慮、沖突、價值觀和愿望等投射在繪畫作品中,有時也可以將早期記憶中被隱藏或被壓抑的內容更快地釋放出來,并且開始重建過去。因此,圖畫所傳遞的信息遠比語言豐富,表現力更強。而且,在繪畫的過程中,個體可以進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無形的東西有形化,把抽象的東西具體。這樣一來,就會為治療師提供足夠多的真實的信息來為患者分析和治療。同時,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增加或減少,只會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積壓在心中的消極情緒就可以通過繪畫轉化成作品,一方面可以發泄減輕心中的壓抑和焦慮,另一方面患者也可以在治療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作品來認識和反思自己的情緒和問題。
此外,繪畫心理治療大師Robin對繪畫療法的作用機制做了較為全面的分析:人們的思維大多是視覺的,因此通過可視的繪畫更有利于認識和解決問題;記憶可能是前語言的或者是禁錮的,人們的創傷可能被壓抑,用語言無法提取,從而難于治療。還有許多情緒體驗的內容本身就是前語言的,不能為人們用語言所描述,也就無從治療;陰暗面更容易通過繪畫來表達,繪畫本身是符號的和價值中立的,患者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愿望和問題,這種表達具有隱蔽性,不受社會道德標準等方面的約束。那些不被接受的思想、情感和沖動,如果能被個體所覺察和接受的話,個體才可能把毀滅性能量變成建設性能量;繪畫心理治療過程包括心理治療與創造兩個平行的過程,除了心理治療之外,創造過程也為患者提供一種看待自己所面臨問題的新方式。比如,當個體面對傷痛無力改變時。繪畫可以幫助人恢復受傷的心靈。
摘自:趙婉黎,劉云艷。繪畫療法——心理治療的藝術途徑。社會心理科學,2006年第2期,P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