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東方心理分析研究所 李北容
夢,我的感覺,是一個夢幻般的話題。很難用科學的、精確的術語來刻畫和描述??墒?,我們專業特色的夢工作是一個對夢進行心理學探索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方法和理論。這使夢的神秘不再那么“酷”。
我也很想從心理學對夢的研究史開始介紹,這樣更顯得專業和大氣,可是,這實在超出我們的特色范圍。甚至我們也不系統地介紹弗洛伊德的釋夢,即使榮格的夢的分析也稍后再議?,F在我們首先推出的是荷蘭榮格心理分析家、意象體現技術創始人羅伯特·伯尼克(Robert Bosnak)的夢的工作。主要內容摘自他的著作《探索夢的原野》(已經由心理分析博士、復旦大學心理系教師陳侃翻譯為中文出版發行了)。
申荷永老師說,夢,對于伯尼克來說,是“真實”的,具有特殊的真實的意義。這也是對榮格所強調的“心理的真實性(the reality of psyche)”的認同和體現。而“心理的真實性”也正是心理分析以及意象體現和夢的工作的關鍵所在。
伯尼克對夢的真實性的理解與物理世界的真實性的理解有所類比。他在上述的著作中說,“夢幫助我們理解意象,在做夢的時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被一個環境所包圍著,每個人都會身臨其境地經歷著這個仿佛完全真實的環境。做夢的時候,我們都被各種意象包圍著,它們像是真實的物質環境一般呈現著自己,以至于我們就好像是身處一個清醒的環境中一樣。意象體現把做夢的經歷當作一種想象活動的范例,把意象理解為類物理的環境,我們在此中身臨其境,此時,即使我們的理性思考不能夠理解這些意象,我們也仍然能夠通過它們來溝通心靈的思索?!倍峥藶槲覀兲峁┑倪@種夢的意象體現的工作幫助我們進入到這種意象世界。
榮格說心理世界是真實的,伯尼克說夢境是真實的。這似乎難以理解??墒沁@讓我聯想到這樣的一種常見現象,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親身經歷過。當我們全身心地沉浸在一個電影的欣賞過程中時,我們是不是就把方寸大的屏幕上這劇中人、事和場景視為真實發生的了?甚至我們會感到自己就是其中某人?我們身臨其境,并對他感同深受,于是我們也心跳加速或手心出汗,因為我們也體驗到了劇中某人的驚恐。類似的經驗也許就可以類比于我們做夢的工作時對夢的真實性的體驗?;蛘呶铱梢源竽懙乜偨Y一句,我們心理上經驗到的真實感受就是真實的(The real feeling we experienced in heart is reality)。那么,從“真實經驗”這個層面說,夢是真實的,這是真的。
夢中有很多意象,包括人的、物的、場景的,等等;也有很多感受,包括夢中自己的感受,也包括其他人或物的感受。這些意象和感受意味著什么?它們有什么意義?我們如何理解這些意義呢?無意識用夢中的這所有信息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如果用弗洛伊德或者榮格的分析夢的方法,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開始聯想或放大聯想,在客觀水平、個人無意識水平及集體無意識水平進行夢的分析,為的是知道其中的意思和意義??墒遣峥说囊庀篌w現技術另辟蹊徑:借助對夢所帶來的身體感受和體驗來獲得對夢本身的領悟。身體既是一個容器,也是一個媒介,無意識的使者。
要想在夢醒之后還能體驗到夢,并生動地產生相應的身體感受,這需要我們做一些準備工作來達到適宜的狀態。這就涉及到了一系列操作步驟。伯尼克孜孜不倦地探尋幾十年,把可以為大家學習和掌握的方法步驟清晰地總結了出來,這里我們先衷心地對這位夢的原野探索者表示感謝和敬意吧。
下面我從他的著作里把這部分內容簡要摘抄下來與大家分享。但是要想深入學習,還需要您慢慢讀書和多多操練。伯尼克曾經認真地對我們心理分析專業的學生說:“關于夢的工作,我所知道的都已經講給你們了,但最后,我還要講一個學習它秘訣——多多實踐?!?/span>
“首先找一個處在半小時內不會受到打擾的地方。(對于一些人來說,找到這樣的地方本身就是一項練習。)你可以嘗試躺著做這項實踐,或者是以一個打坐的姿勢坐在地板或椅子上,總而言之,要找一個不會妨礙呼吸的舒服的姿勢。仔細閱讀后面所寫的指導,它們被分為四個下沉的階段和一個重新上浮的階段。在下沉的階段中,我們試著達到一種意識,在這種意識里,我們處于幾乎要睡著但又沒有睡著的狀態。這項實踐并不要求一定要進行多少分鐘,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進行多久。你要為這項實踐選擇一個記得十分清楚的新鮮的夢。通常最近做的夢可能會符合要求。
下面是這個過程的簡述:
第一,想象自己從一個樓梯或斜坡上走下來。重復一次。
第二,從你的頭頂開始,感受自己的意識開始下沉,從頭沉到腳,注意這一過程中所有的體驗。
第三,從夢中自我的角度進入夢,并開始熟悉周圍的環境。
第四,觀察夢中的一個他人,通過仔細的觀察開始共情,并試著轉入到他人的視角,對于不同的夢中他人重復這項活動。當你能夠深刻地自居某個夢中他人的時候,看看能否從他的視角定位和觀察夢中的自己。
第五,當你覺得自己進行得夠多了,就從一慢慢數到二十,并且關注當意識慢慢浮出水面時所體驗到的逐漸減壓的過程?!?/span>
在治療師的陪伴和引領下,夢的工作,運用了意象體現技術,將過去了的夢境與做夢者在當下重新融為一體,真實地發生在治療環境下,并且,通過身體這個容器來傳遞無意識的、心靈的信息與能量,而此時,意識與無意識面峙了,這為整合鋪就了一條路。
(作者:杭州東方心理分析研究所 李北容。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