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與女友一起到吃飯,她喜歡沁園,而喜歡陶園,我們各執己見,最后我說我們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吧。
我有這樣一個假設,按照受挫攻擊理論,一個人目標的實現如果受到了阻礙,就會表現出攻擊性。在石頭、剪子、布的三種選擇中,我認為布象征一種包容性,石頭一種堅定性,剪子一種攻擊性。剪子的攻擊性最強,而游戲規則要求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選擇,來不及做分析,于是意識的功能讓位于無意識功能,會用剪子來表達她的攻擊性。既然如此,我猜她出剪刀的概率比較大,于是我便出石頭。結果,我們去陶園吃飯。我把剛才的思考告訴她,她讓我系統講講。
我說,從象征的角度,石頭是堅定的,一個人如果具有堅定不宜的意志,則金石為開。剪刀作為一種剪斷東西的工具,本身可能象征一種果斷性,但同時又可以用于傷人,于是象征攻擊性。石頭勝剪刀從心理分析角度具有必然性,堅定性延時性比較長,可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勝利。而剪刀似乎急功近利,持續性比較差,在困難面前敵不過石頭。不過,它可以剪斷或者傷害到象征包容或者掩蔽性的布。
女友問我,那如何解釋布能勝石頭呢?我思考一下,說石頭的堅定性,需要以包容性作為支持。正如大山需要大地的負載一樣。
她說,有點道理,她遇到過一個人,比較倔強,每次都喜歡出石頭,而且連續出幾次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