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訪者,女,22歲,教育學專業研究生一年級。在沙盤中擺了一個游樂園。樂園的門口左邊是飛馬,右邊是恐龍。門口是機器貓,進門是迪斯尼小丑。小丑左邊是一個可變形的藍色玩具(來訪者給它取名叫“巴巴豆”),巴巴豆上邊是龍口,龍口前面有兩條狗;小丑右邊是飛毯神女,飛毯神女后面是一個漂流的場地,在后面有一個蜘蛛俠;漂流與龍口之間有一座橋聯接。在橋的正后面,是一座帶風車的房屋。房屋的左邊是珠海女神,房屋的右邊是女巫,在女巫的旁邊有一個綠色的花袋子,袋子里面,一條蜈蚣爬出了半截身子。
我第一感覺沒什么,覺得來訪者很天真,很有童心。我讓來訪者描述沙盤。
她說門口的飛馬和恐龍是為了吸引顧客的。她走進樂園時候,遇到小丑,小丑會變魔術,小丑先變出一大捧鮮花,然后她覺得口渴,小丑便變出甘甜的水。我問她對小丑的感覺,她說有點邪,看他的微笑的表情,很象一個她認識并且懂得一定巫術的人。她想向他了解,不過又感覺不大可能,因為他們距離挺遠。
接著,小丑說巴巴豆與飛毯神女是導游,可以帶她參觀。她便去找巴巴豆,覺得它和可愛象個精靈,又有點孤獨,便與它一起玩,巴巴豆也喜歡她,跳到她肩膀上。接著來訪者找飛毯女神,坐在女神的飛毯上,從空中看整個樂園,她問神女如何玩才好,神女介紹先去漂流,因為如果不這樣,怕以后沒體力玩漂流。
于是,來訪者在樂園里漂流,并且唱起歡快的歌,覺得充滿歡樂與激情,很愉快,并且跟我介紹她以前玩漂流的情況。
漂流之后,便去龍口探險,她稱龍為龍爺爺,里面是溶洞,龍是活化石,會說話,龍跟她講鉆木取火、結繩記字、黃帝戰蚩尤等故事,她覺得有一種很充實,很有意思,很飽的感覺。然后,龍爺爺說現在很多現代人在他肚子搞破壞,寫“到此一游”,在它身上隨意刻畫。使他受傷,他希望來訪者能幫助他。來訪者哭了,但龍說淚水會使它的溶壁腐化,她便讓巴巴豆添掉她的淚水,并答應會盡自己的努力幫助龍爺爺恢復。過一會,龍爺爺告訴她,他快要睡覺,請她出去,不然他一合嘴巴,她就出不去了,并要求她記住,她是龍的傳人。我問她對龍有何感覺,她說龍不認識字,但是很有智慧,她很喜歡龍爺爺,把他的話記下了,以后要告訴更多的人。
龍口探險后,來訪者覺得有點累,便去風車那里休息,里面像是一個教堂,有鋼琴聲音,她去飛車那里,看到一個《巴黎圣母院》的敲鐘人,她覺得他挺孤獨的,建議他出來玩,但敲鐘人說自他出生就在這里了,感情很深,不想出來并且告訴她,他感覺自己這樣生活很好,自得其樂。來訪者聽后,好像有所領悟,看到陽光灑進來,天使和白鴿在敲鐘人的周圍,而且還聽到教堂傳出的贊美詩。
走出屋子,她想通過獨木橋去“勇敢者的地方”(放有巫師的地方),獨木橋下是萬丈深淵,當她在獨木橋走的時候,覺得有點沉重,我讓她感受那種沉重,她說是很無助,并且覺得巴巴豆很重,要求它下來,但它怕摔,沒辦法一起走。我問她走的感受,她說每一步都很重,但是也因為重所以穩,最后平安的到達了。
到了女巫那里,女巫給她的感覺很冷,女巫的眼睛很邪惡,看了使她全身發冷。為了從女巫那里得到回答,她去裝著蜈蚣的袋子。里面很臭,很粘,是蜈蚣的糞便,她想出來,但很困難,有一種絕望的感覺,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幾次想放棄,但巴巴豆一直在鼓勵她,讓她感到了希望。她堅持了下來,想在袋子開個口,鉆出來,但袋子口的花是有毒的,她被扎,嘴唇變紫色,很冷。出來后,她想問女巫三個問題,女巫答應了。第一龍會不會死,女巫說“安其所安,安其不安,安之若命”;第二,女巫年齡多大,女巫得回答好像是謎語,具體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答案是與龍同壽;她說自己覺得龍和女巫是有過節的。第三,她能否殺死女巫,女巫說“你不是一般人物”然后突然鉆進了花袋子里。她很生氣,變拿鐵槍戳袋子,發出巨大的聲音,但是女巫沒出來,她感到體很憤怒。
不過,這時候巴巴豆告訴她這是幻境,所有的一切都是種體驗,就象剛才,她體驗的就是“憤怒”,來訪者說自己突然領悟到很多東西。接著她去看珠海女神,手拿倒瓶的女神的瓶子倒出的是盤旋而下的彩虹,她順著彩虹爬上去,到了瓶口,再一次看到了整個樂園,有一種似霧非霧的七彩光芒籠罩在整個樂園之上,很美。她在那里覺得珠海女神像觀音菩薩,體驗到一種包容的大氣。
至此沙盤結束。
我問她做完沙盤有什么體驗,她說要以包容接納的態度去面對現實,無論好與壞;第二珍惜生命(在女巫那里,想到了曾經溺水的經歷,體驗生的可貴);第三朋友的關愛很感動,友情無價(在女巫袋子中快絕望的時候,巴巴豆的鼓勵)……
我想,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用智慧老人、阿尼姆斯,女巫、陰影等原型可以對這個沙盤做很的解釋,但是我覺得過多的解釋對來訪者是沒實際的幫助的,相反會干擾來訪者心靈的成長。相反,正是咨詢師的無為,讓沙盤自由保護的氣氛得到充分體現,從而來訪者從中體驗到好奇、激情、責任感、悲傷、神圣、憤怒、絕望、包容等體驗,并且在一些體驗體悟到屬于她的哲理和對以后從事職業的規劃。
注:得到來訪者許可
[ 本帖最后由 燦銳 于 2007-5-1 10:32 AM 編輯 ] 圖片附件: [來訪者的沙盤] 博客用圖.jpg (07-5-1 10:28 AM, 56.64 K)
轉自: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論壇:沙盤中的天地。作者陳燦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