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考試時的感覺,王某顯得很痛苦。王某是個正上高三的女中學生,她平時的學習水平在班里屬中等偏上,可考試成績卻非常不穩定。發揮正常時,成績能進入年 級的前三十名,發揮失常時,成績又可摔出一百名之外。而這種忽上忽下、飄浮不定的分數最近卻越來越呈一種"居低不上"的發展趨勢,因為她現在幾乎是一見考試就發怵,所以考試時發揮得"不正常"已成了她的"正常"現象了。
在心理咨詢門診內,王某跟我講自打初中起,每當重大考試之前她就徹夜難眠,出現了害怕、焦慮、急躁等情緒。高中后,她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考試發揮不出正常水平的問題仍深深地困擾著她:"我考試時,糟糕的感覺有兩種,一種是十分急躁,急得連題目都沒看清,更談不上思考,就胡亂地算;二是積極不起來,做的非常慢,瞻前顧后,雖然看清了題目,但腦子一片空白,什么也反應不上來。
我努力了,可收不到應有的成果。我真的很痛苦,我好害怕高改考??!"──王某如是敘述道。聽罷王某的情況介紹,我遂向她作了簡要的分析。實際上,如同王某一樣,許多學生在身處比較重要的考試情境之中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反應,這本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而且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對此并不十分在意,故隨著考試進程的推移就很快樂地恢復了平靜??捎行┫裢跄尺@樣的少數人,特別是一些感情很細膩,敏感、脆弱的女孩子,卻對這種"緊張"而過于緊張了,因而難以將注意力投入到答題上面去。而當因此影響了考試的成績后,他們更是對這種考試緊張耿耿于懷。于是一到考試他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緊張慌亂的感覺上并力圖加以克服,但越是留意,感覺越是明顯,形成惡性循環。題看不清,專注不起來,粗心大意等等,都是這一"心理動亂"的直接后果,久而久之,這些反應就與考試之間建立起了條件反射,以至成了一考試就發慌而含有集中不起注意力的"習慣"。
心理醫生針對王某的問題,我給她提了以下三條建議。
一、考試時,不要把自己的一些緊張情緒看得過重,使主要精力放在了注意和克服這種心理狀態上。實際上,只要留心審題和認真地思考,緊張的反應就會被大腦的另一個興奮點所抑制,你自然也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
二、把平時的作業、練習、小測驗等等都當成一次重大的考試,堅持用后者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訓練自己對考試的適應性 。只有平時如戰時的要求,才能有戰時如平時的坦然。
三、建立起積極良好的自我暗示。平時要多想想自己的優勢和潛在的優勢,不要人為地夸大自己的不足和考試失敗的嚴重后果。多用積極良好的語言和自我意像來激勵自己,從而使自己的心態經常處于一種樂觀、平穩的狀態,這樣既使遇到像考試這樣比較容易讓人緊張的情景,也不致于一下子驚慌而能泰然處之,正常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文章來源:南京心理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