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傾向的系統式家庭治療 |
作者:李孟潮 來源:中德心理醫院 王牮 |
精神分析理論的一個基本風格是強調沖突,如意識和潛意識的沖突,超我與本我的沖突 ,自我與現實的沖突,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沖突,現代精神分析如客體關系學派雖然表面上沖突論的色彩不突出,但精神分析強調沖突的精神并沒有隨術語的改變而消失,如客體之所以被嬰兒分為“好客體”和“壞客體”,其依據是客體能不能滿足嬰兒的欲望,這實質上還是精神分析從弗洛伊德時期就強調的欲望與現實的沖突,而投射性認同、自身客體、部分客體等等概念的內涵就可以理解成,當嬰兒面臨欲望和現實的沖突無法解決時,他就需要通過投射性認同,通過把外在的、客觀的客體通過一系列的防御操作變成自身客體,把一個完整客體分裂為部分客體等等的防御機制,以便進行力比多和攻擊性的貫注及反貫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