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臨床中經常采用的系統脫敏法卻是讓病人邊想象令他害怕的事物邊放松全身。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臨床工作限于條件不可能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脫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來,如害怕親人會死去。一般將想象(恐懼的事物)與(抑制焦慮的)放松反應的結合,看作是經典的系統脫敏法。這種經典的脫敏法的主要缺點是治療者難以對病人的想象活動實施有效的控制。因此,人們又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產生了一些變式。系統脫敏法的變式主要有:
(1)快速脫敏法,或稱真實生活脫敏法。此法的主要特點是用造成恐懼反應的實際刺激物代替對它的想象。治療者陪伴著病人通過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懼的情景,直到抵達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緊張為止。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廣場恐怖癥和社交恐怖癥病人。例如,對于一個害怕擁擠和同生人接觸的恐怖癥病人,可以讓他在治療者的陪同下于清晨外面人少時乘車到鬧市區去。到達后先讓病人在車內坐幾分鐘,如果不感焦慮,可鼓勵他下車到商店門口走走……直到病人敢于進人擁擠的商店購物而無焦慮反應止。
(2)接觸脫敏法,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特殊物體恐怖癥,例如對蛇和蜘蛛的恐怖癥。接觸脫敏法也采用按焦慮層次進行的真實生活暴露方法,與其它脫敏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增加了兩項技術—示范和接觸。讓病人首先觀看治療者或其他人處理引起病人恐懼的情境或東西,而后讓病人一步一步地照著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種東西,如蛇,那就讓病人觀看過治療者觸摸、拿起和放下蛇的示范后,先從事一些與接近、觸摸蛇有關的一些活動,而后逐漸接近蛇、觸摸它,直到敢于拿起它而無緊張感為止。
(3)自動化脫敏法,根據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談的結果,治療者將所識別出的病人的焦慮情境(如喧鬧嘈雜的聲音、擁擠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錄音、錄像),而后利用這些制備好了的錄音、錄像對病人進行治療。這種方法的突出優點是,①病人可以在家里獨立使用,而不必花費治療者太多的時間;②病人可以依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脫敏的速度和進度,這有助于減少脫敏治療中的一些不良反應;③錄言和錄像中可加入治療者的指導和有關的治愈范例,從而也可起到指導與示范作用。自動化脫敏法可用于對即將接受接觸脫敏、快速脫敏和沖擊治療的病人的準備中,也可以作為其它脫敏法的一個補充,在其它脫敏治療的間歇期作為一種家庭作業而采用。此外,對于非恐怖癥患者,例如對即將到來的臨床檢查和治療而感到有些緊張不安的病人,自動化脫敏法也可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4)情緒性意象法,這個方法由拉扎拉斯(1962)等最先提出。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形象化的描述,誘發病人興奮、驕傲和歡樂等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這些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顯然與由恐懼刺激物所引起的焦慮反應互不相容,從而就可以逐漸抑制和消除恐懼的心理。據報道,情緒性意象法最適用于兒童病人。
摘自:《大學生心理咨詢技術與案例》。主編: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李江雪老師。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