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示范是這樣一種程序,咨詢師一邊執行任務、一邊向來訪者顯示他們怎么樣與自己進行對話。
使用自我指導訓練策略的認知示范包括五個步驟:
1、 咨詢者首先進行示范(或使用符號示范):執行任務的同時大聲地與自己進行交談。
2、 來訪者按照示范執行同樣的任務,咨詢者要在一旁大聲的指導求助者。
3、 讓來訪者再次執行同樣的任務,同時大聲的指導自己。
4、 來訪者執行任務時低聲地進行自我指導。
5、 最后,來訪者執行任務時不出聲的指導自己。
上述第一步主要是進行認知示范,而第二步到第五步則主要是來訪者在執行任務時練習自我指導語。來訪者的自我指導語要逐漸減弱,從大聲到不出聲。
任務示范和自我指導
首先要讓來訪者注意咨詢者在執行某項任務時對自己及說了些什么;然后,咨詢者開始示范,并在執行任務時大聲地對自己說話。咨詢者示范要回答的問題:1、必須做什么?2、用計劃表的形式回答必須做什么;3、自我指導和集中注意力;4、自我強化;5、用錯誤糾正選項應對自我評價陳述。
示范的第一部分是對所要完成的任務性質和要求用言語提出問題,如“我必須做什么呢?”提出問題的目的是補充、完善對任務的理解,并提出完成任務的一般方向,建立一個認知定勢。第二部分是用言語回答上面的提問,答案要能夠顯示完成任務的認知計劃過程,以使來訪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務要求上。第三部分子我指導的目的在于促進注意力,并抑制任何可能存在的外顯或內隱分心或干擾。第四部分自我強化用于堅持完成任務和促進成功。最后一部分是應對錯誤和挫折的自我陳述語句,并可選擇糾正錯誤,即在示范過程中執行任務時出現錯誤,咨詢者馬上糾正它,但并不停止示范。
出聲的外部指導
咨詢者作了示范之后,要教會來訪者如何執行任務,同時給予輔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咨詢者在來訪者執行任務過程中的指導語要用人稱代詞“你”來代替“我”,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跟隨咨詢者的外部指導執行任務。在出聲的外部指導過程中,咨詢者要和來訪者商定任務執行過程中的細節,盡量使這一任務執行過程真是,可操作。
出聲的自我指導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讓來訪者聯系自我交談,以便加強對任務要求的專注,使分心減到最小。咨詢者要仔細注意來訪者自語的內容,自語步驟也應當包括五個組成部分,在自語過程中,應鼓勵來訪者使用自己的語言。在這個步驟中,咨詢者對來訪者的反饋是十分重要的,咨詢者要告訴來訪者哪些部分完成的好,哪些部分還有錯誤或遺漏。同時,這個步驟可能重復多次,以使來訪者的出聲自我指導達到熟練的程度。
低聲的自我指導
這一步驟是一個中間步驟,也即這一步驟來訪者只低聲進行自我指導,介于大聲自語和默默自語之間。
不出聲的自我指導
這是最后一個步驟,來訪者在執行任務的同時內隱地或“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自我指導。一般要先經過練習,練習之后,咨詢者讓來訪者描述出內隱自我指導的內容,如果發現其中有分心或抑制自我交談的情況,咨詢者要提出更恰當的指導語,然后再一次進行練習。
家庭作業和追蹤
家庭作業非常重要,它對于來訪者在現實環境中運用在咨詢會談中學會的技巧十分重要。家庭作業應詳細說明來訪者將要做什么、做多少、何時做等。咨詢者還應提供某種方法促使來訪者自我監督和獎勵自己完成家庭作業。
事實上,對于大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而言,大部分都是因為認知的功能性障礙引發的,對于這種心理問題,關鍵在于改變其錯誤的認知思維,達到可以自我調整到正確認知思維的程度,這個時候才算是完成認知治療的心理咨詢。然而,在初始訪談時,首先要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評估,在認定來訪者的問題使用認知治療最恰當時,使用認知治療才是合適的,如果存在其他的更合適的治療方法,則不宜使用認知治療;而且在咨詢關系建立的并不穩固的時候,也不宜使用認知治療;而認知示范和自我指導方法則作為認知治療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不能單獨作為一種完整的療法,而應在詳細討論了來訪者的問題,解決了來訪者的深層次問題和認知歪曲之后,才可以作為促使來訪者面對現實的方法。而且這個過程可能不是在一次治療和咨詢過程中就能完成的,咨詢者和來訪者都要有心理準備。
摘自:《大學生心理咨詢技術與案例》。主編: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李江雪老師。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