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經介紹過,認知治療的目的是試圖矯正來訪者存在的功能障礙性思維,這種思維反映在來訪者對解釋事件和心理沖突的時候所存在的系統偏差。認知示范技術和認知自我指導訓練方法是認知療法的重要技術,本小節主要分析如何通過認知示范技術和認知自我指導訓練方法來形成正確積極的認知思維,從而緩解來訪者的心理沖突。
20世紀60年代初期,A.T.貝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了認知治療法作為一種定式的、短期的、針對抑郁癥提供的、針對現在(present-oriented)的心理治療方法,這種方法直接解決現實問題并修正導致功能障礙的想法和行為。從那時起,貝克和其他人已經成功地將這種療法用于各種精神病性障礙和人群。這些變化已經改變了傳統心理治療的關注焦點和技術,以及治療時間的長度,但是,其理論上的假設本身仍保持不變。概括而言,這種認知模式提出歪曲的或功能障礙的想法(它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是各種心理紊亂中常見的現象?,F實的評價和矯正這種想法能產生情緒和行為上的改善。持久的改善來自修正患者基本的功能障礙和信念。
作為認知療法的重要技術的認知示范和自我指導方法,致力于將認知調整、認知建構的成果應用于來訪者的現實生活,幫助來訪者增強對現實的掌控。
治療的基本原理
認知示范方法認為人們在執行某些特殊任務時會感到非常的困難。通常困難的出現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具備能力,而在于他們執行任務時自我語言或者內心思想的干擾。比如有些人還沒有開始做某件事情就已經預言自己一定會失敗。而認知示范法則可以通過檢查并提出某些有幫助的計劃或自我指導語,幫助你在執行任務時按照恰當的方式做事情。
摘自:《大學生心理咨詢技術與案例》。主編: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李江雪老師。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