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urilla列舉了問題解決措施的六個階段:
● 治療基本原理:向來訪者講解問題解決策略的目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形式;開始訓練時,應使來訪者認識到問題解決策略的重要性;
● 問題引導:評估來訪者問題解決的應對風格;告訴他們哪些應付技巧對于問題解決有阻礙作用,哪些有促進作用;確定來訪者問題解決過程中的認知及情感障礙,然后訓練他們克服這些障礙;從多種角度揭露問題,并評估克服困難所需的時間、精力和投入程度;
● 確定和形成問題:幫助來訪者搜集有關的真實資料,了解問題,將與問題相關的和與情緒相關的成分區別出來,并為每一個問題成分分別指定相應的問題解決目標;
● 列出多種問題解決方法:引導來訪者考慮以不同的方法來處理每一個問題目標,并利用延遲判斷、數量化和多樣化等的原則;
● 做出決定;知道來訪者在各種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中進行篩選,并針對每個問題目標,評價(判斷和比較)各種解決方案的可能結果,最后選擇問題解決計劃;
● 解決方法的實施和證實:鼓勵來訪者同時實施幾種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法;讓他們進行自我監督、實施評價和強化解決方案;如果某種解決方法無效,要幫助來訪者找出障礙所在,并開始新一輪問題解決策略的過程。
問題引導 在介紹了問題解決策略的基本原理和概述之后,咨詢師要讓來訪者描述他自己解決問題的典型方法是怎樣的,從而幫助咨詢師判斷來訪者的問題解決風格是阻礙式的還是促進式的。
咨詢師的角色是幫助那些具有阻礙式應對風格的來訪者,使他們改變自己對問題解決的知覺,要使他們知道,如果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以后還會經常出現,要使他們相信問題時能夠解決的,而且他們有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去獨立且成功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要使來訪者對于問題解決有心理準備,問題解決需要時間、精力和拖入,是一種延遲滿足,需要來訪者的耐心和堅持。
確定和形成問題 這一階段,咨詢師要幫助來訪者收集盡可能多的、圍繞問題的客觀信息。這時,可以將問題解釋為是由兩種情景差異引起的,一種是人們正在體驗到的情境,而另一個中則是人們認為應當(能夠)體驗到而實際沒有體驗到的情境,教會來訪者識別他們正在體驗到的情境,而不是他們認為應當體驗到的情境。
在收集了盡可能多的圍繞問題的客觀信息之后,就要為問題進行定義,以問題為焦點的定義圍繞問題解決的目標,重點在于改變問題產生的情境,而以情緒為焦點的定義則專注于改變來訪者對問題的個人主觀反映。
在完成了對問題的定義之后,咨詢師和來訪者就要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了,目標即是來訪者經過解決問題的努力之后希望看到的結果。目標應當是現實的、能夠達到的,而不是處在表面的,應包括那些對來訪者來說最為關鍵的問題,應能詳細地指出行為的類型和強度,以及能夠促進解決問題的條件。
列出多種問題解決的方法 咨詢師不僅要指導來訪者對自己想做什么、處理問題的方式進行思考,還要指導來訪者盡管去想象,想出各種各樣新穎而獨特的解決方法,而不必擔心怎樣去實施。在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來訪者還要識別出這些方法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策略,如果策略種類太少,就必須想出更多的方法策略,
做出決定 這一步驟是要幫助來訪者判斷或比較選出最佳的解決問題方法。最佳的解決方法是那些能為來訪者個人帶來最大的短期和長期利益并使用代價最小的方法??梢赃\用4個標準來評價每一種解決方法:(1)問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2)來訪者的情緒狀態將會怎樣?(3)解決問題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4)結果會對來訪者的個人和社會利益又什么樣的影響?
問題解決方法的實施和證實 實施所選擇的解決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來訪者可以使用自我檢測技術來評估解決方的效果。咨詢師指導來訪者記日記,記錄下實施所選擇方法時的自我對白、情緒狀態和情緒反應,然后按照11級量表對日記中記錄的自我對白和陳述作評定(5代表極端消極,0代表無所謂,-5代表極端積極)。
評定所選擇的方法是否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標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1)問題是否解決;(2)情緒狀態良好;(3)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4)所獲利益與代價的比率。
問題解決中的情緒 問題解決情境中的情緒可以對問題解決有促進作用,也可以由阻礙作用,對問題解決中的情緒的識別和控制將會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情緒可能來自于(a)問題情境本身;(b)來訪者對問題和自己成功處理問題能力的信念、評價和期望;(c)試圖解決問題的問題解決任務。
將情緒反應作為促進問題解決的方法是:1、將個人的情緒反應作為識別問題的線索;2、將個人情緒反應作為開始問題解決的動機;3、將個人情緒反應作為問題解決的目標;4、將個人情緒反應作為問題解決中的某些部分的可能后果;5、將個人情緒反應作為評估解決方式效果的標準。
問題解決效果的保持和泛化 這是咨詢的最后階段,咨詢師在這一階段要鼓勵來訪者將培訓效果從證實的咨詢情境中帶入他的生活。在保持和泛化階段,持續的正強化和更正性的反饋是十分重要的,應鼓勵來訪者回顧積極的問題取向的認知并予以增強,引導來訪者注意那些能夠應用問題解決技能的現實生活問題類型,
注意事項:
1、 當有其他的更適當的治療策略時,咨詢師不應使用問題解決策略;
2、 問題解決策略是包含行為、認知和情感三個部分的應對策略,而不僅是一種“理性的”、“智力的”方法;
3、 問題解決訓練應在治療關系穩固的時候,以互動與參與的方式進行;
4、 咨詢師應使問題解決策略與來訪者關心的具體問題相關聯;
5、 家庭作業和現場練習是問題解決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6、 對來訪者關心的事情和感覺,來訪者的需求和反應應是最重要的關注點;
7、 咨詢師要不斷在治療過程中評估問題,并詳盡的評估來訪者實施解決方法的能力和局限,以及來訪者對問題情境的控制程度,以便實施選擇的解決方式。
摘自:《大學生心理咨詢技術與案例》。主編: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李江雪老師。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