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療法與其他很多治療不同,它不是技術取向的。存在主義治療師采用的干預是基于對人類存在本質的哲學觀點上的。存在主義療法治療師可以從許多其他的治療方法中采取技術。然而,他們并不是使用一堆相互沒有關聯的技術;他們有一系列指導治療的假設和態度。
杜贊-史密斯提出存在主義治療的一個主要基本規則是對治療師和來訪者的個人創造性持開放態度。她認為存在主義治療師需要讓治療適合自己的個性和風格,而且要對每一個來訪者的要求敏感。主要的原則是存在主義治療師的工作要對每個來訪者的特點做出反應。
在一個關于治療技術的討論中,杜贊-史密斯指出存在主義療法以不重視技術出名。她強調治療師對自己的生活深入和開放的重要性,要進入到來訪者的渾水中而不至于迷失自己。她提出當來訪者在探討自己最深刻的問題時治療師能夠理解,意味著治療師自己也在改變。杜贊-史密斯提醒我們存在主義療法是一個聯合的行動,在這個行動中,如果來訪者和治療師允許自己接觸生活,他們都要改變。
治療師對自己的使用是治療的核心。當治療師自己的最深處與來訪者的最深處相遇時,咨詢過程就處于最佳點。治療是一個創造性的、發展的發現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咨詢師幫助來訪者找出并弄清楚他們對世界的想法。讓來訪者說出并質疑他們看待和了解自己的存在的方式。治療師考察他們的價值、信念、假設的可靠性。這個任務對很多來訪者都是困難的,因為他們在最初把問題都看做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他們可能會著重于講別人怎樣“讓他們感到”如何,或者他們的行動或沒有行動如何主要是他人的責任。咨詢師教會他們怎樣考察自己的存在,檢查他們自己在造成生活中的問題上的作用。
在存在主義治療的第二個階段,鼓勵來訪者更全面地考察他們當前價值系統的來源和權威。這一自我探索過程通常會導向新的想法,對他們的價值和態度導致某種重建。來訪者會更好地考慮什么樣的生活值得過,對自己內部的價值過程有更清晰的了解。
在存在主義治療的最后階段中,要幫助來訪者將所學到的有關對自己的了解付諸行動。治療的目標是讓來訪者找到辦法將他們考察過的和內化的價值以具體的方法給予實施。來訪者通常會發現他們的強項,找出利用這些強項幫助自己過一個有目標的生活的方式。